商务资讯 > 医疗保健 > 正文

保健品变忽悠陷阱 老年人成待宰羔羊

2010-06-10 16:09来源:金华消费维权网字号:小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激增、随着老年群体经济条件的改善,老年消费市场己成为我国一个不可忽视的潜在市场。因此一些不法商家也抓住老年人追求健康长寿的心里,采用“免费体检”、“义诊”等推销手段进行非法推销。

  据胡先生反映:他父亲刚刚买了一床被子,价值九千多元,从外表看该被子与普通的被子没什么两样,全棉质地,里面也尽是些普通棉絮,可推销的小伙子却说得天花乱坠,不仅什么病都能治愈,而且还可以长命百岁,当然父亲盖得挺踏实,仿佛真的有其功效。胡先生与父亲交谈多次,防止下回再次被骗,可父亲却说儿子不孝顺,连床被子都不让买,唉!没办法,胡先生连摇头说:全当花九千多元买个心情好了。

  童女士反映:其母亲是一名退休教师,虽然每月的退休工资近五千但从不乱花钱,一直勤俭持家。昨天参加了一场由某保健品公司组织的免费体检、健康讲座,在所谓的“老专家”和销售人员的双重忽悠下,当日老太就买下了总价六千八的保健品,童女士将该产品说明一看,成份栏里尽是些山药、枸杞、红枣、黑芝麻等健康食品,这些在市场只需几元就能买到的食品被老太以百倍的价格买回。

  老年人上当受骗案件屡见报端,有关方面也多次呼吁,却屡禁不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老年人信息判断能力较弱,特别是“权威”、“专家”的声音。因此,不法商家往往会根据老年人这个心理,请所谓的专家来点评“高科技产品”、“国际领先技术”。二是老年人存在“贪小便宜”的心理。不法商家往往采用先赠药或免费提供服务,赢得一些老年人的好感,多次接触后,待时机成熟,得到老年消费者的充分信任时,再误导其购买指定的保健药品或保健医疗器械。三是老年人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不法商家往往雇佣一些老年人当“托”,由其现场作证,夸大其产品保健功效,诱导其他老年消费者上当受骗,受骗后往往因为面子问题不报案,让不法商家逍遥法外。

  笔者认为,要彻底解决老年人上当受骗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对一些“免费义诊”、“免费体检”等活动进行严格审查监督。二是加强舆论宣传。报社、电视等媒体要对典型案例进行曝光,引导老年人提高对保健品和保健器械推销的警惕性。二是亲人要多加关心、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和情感需要。笔者了解到不少受骗的老人都是“空巢家庭”,生活中缺乏关爱,造成老人信息滞后,防范意识更弱。所以子女要主动关心老年人的生活,经常进行交流,分析老年人上当受骗的案例,增强老年人的防骗意识。

(责任编辑:羽篪)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