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资讯 > 招聘 > 正文

专家分析:百万大学生就业新途径

2010-06-09 18:11来源:中国经济网字号:小

  日前,在广州高校大学生就业论坛上,就高校就业问题记者专访了国内青年文学家、新闻时评家陈铭龙。陈铭龙说,解决中国大学生就业已经不能单独依靠企业来寻找出路,因为企业本身也是存在诸多困难及问题,而是必须寻找一种新的可以让大学生既能充分就业也能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的渠道,同时也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我国产业发展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当前,按照国际分工,我国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以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为主,这种产业的特点决定了我国多数企业对低学历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同时受后经济危机影响,企业不愿吸收用工成本相对较高的大学生就业;在教育方面,高校重理论、轻技能的教育模式,使很多大学生知识面较窄,缺乏创新能力,所学的理论知识无法适应企业发展需要。

  二、高校教育制度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2010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达630万左右,在供给迅速增加的形势下,用人单位的选择余就相应增大,而社会对大学毕业生需求的增长却非常缓慢;随着我国就业市场化步伐加快,大学生就业基本实现了市场化,但大学的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却未跟上市场化的步伐。学校的招生计划、专业结构、教学内容基本上仍然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运作,教育培养模式严重脱离了市场需求,相对于目前瞬息变化的市场经济,严重滞后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三、大学生自身对就业的影响

  一些大学生就业思维僵化,在个人发展方向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和差距。其中入学之初的所谓“热门专业”待毕业之时则成为“冷门专业”。如果大学生未能预知这种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就业困难就在所难免。同时,由于大学生过高估计自身的社会价值而产生脱离实际的个人职业期望,导致自己就业困难;

  据调查表明,目前绝大多数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认同度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些问题的存客观上削弱了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直接导致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

  四、对大学生就业瓶颈提出解决方案及意见

  政府出面,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定期让大学生在创业基地进行创业实践,以丰富其创业经验;同时各地政府教育部门应进一步拓展网络覆盖范围,实现学生和用人单位在网上 “双向选择”;逐步建立并规范全国联网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资源信息库,以促进大学生就业水平进一步提升;逐步尝试建立由政府牵线、高校主动、行业中介、企业参与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组建教育集团,加强企业、学校之间全方位合作,使教育资源尽量向培养专业人才倾斜;加强对学生实践教育,提高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设置相应的专业,并在学生的就业指导中大力开展创业教育。

(责任编辑:羽篪)
转载声明:谋思网转载此文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表明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甄别,以防风险。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