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欧联时报》日前发表评论员文章说,海外华人社会的子女教育受社会环境的制约,将无法回避子女“母语”选择的问题。系统地接受单一母语的教育模式,同时有效地补充祖籍国语言或旅居国语言的教育,有助于华侨子女形成更为理智的思维模式。
原文摘录如下:
生活在西方社会的华侨华人子女接受教育的形式无外乎三点,一是从小让子女接受西式教育;其二是将子女寄养在祖(籍)国,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代为抚养教育;其三是在祖(籍)国接受初等教育后,然后转入西方教育。笔者非教育工作者,通过十余年的海外生活和亲身经历,对三种华侨华人子女接受教育的方式则有着自己的看法。
根据有关方面的统计资料,意大利具有合法居留权的华人大约有20万人,学龄儿童和青少年占华人总数的35%。在这些学生中间,50%的学生从小接受意大利教育,30%被父母寄养在祖籍国,15%在中国接受初级教育,然后到意大利就读高中,5%直接在祖籍国接受中高等教育。
自幼在意大利接受教育的华人子弟,其特点在于他们的思维形式大部分已经西化,祖籍国的语言是他们的第二语言,完全从属于他们的“母语”思维。笔者有两个孩子分别在意大利读高中和初中,他们从小在意大利长大,没有机会接受系统化的中国式教育,如果用汉语和他们交流,他们首先要在大脑中把汉语的大意转换成他们的“母语”,然后再通过“母语”思考转换成汉语进行回答,其对汉语文意的领会能力与祖籍国儿童相比,最多也只能达到祖籍国儿童的60%。
接受西式教育的华侨华人子弟,对祖(籍)国的文化表现较为冷漠。对于这些华侨子弟有的放矢地进行祖(籍)国文化教育,培养他们对祖(籍)国的感情,是当今华人社会必须面对的问题。
将子女寄养在中国大陆接受中国式教育,对培养华侨华人子弟东方意识和对祖(籍)国感情有着很大的益处。但是,这种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的“隔代教育”模式,则又在无形中滋生了某种溺爱的成分,缺乏理智的爱和严格的教育管理,以至于让孩子产生了依赖思想,抑制了他们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环境适应力的动力。
在中国接受初等教育然后转入西方学习的华侨子弟,在祖(籍)国时,对生活往往存在着一种优越感,认为自己早晚要到国外生活,他们全然不知父辈在海外打拼的辛苦。这些华侨子弟一旦来到西方,他们无法适应西方的教育模式,对学习丧失信心、失去兴趣,产生厌学情绪,最后选择退学流入社会。这些华侨子弟大部分对于东西方文化的认知近乎于半文盲的状态。
母语思维是人类社会无法回避的社会现象,不同语言在社会中能够产生共识,离不开母语意识的转化,母语也就成为了人类个体文化意识的载体。海外华人社会的子女教育受社会环境的制约,将无法回避子女“母语”选择的问题,且不说哪一种教育形式更适合华侨子弟成长,以一种“母语”思维的方式让华侨子弟能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应该说不失之为最佳的选择。高等教育不只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更是智慧开发、转化思维和意识形成的过程。系统地接受单一母语的教育模式,同时有效地补充祖(籍)国语言或旅居国语言的教育,有助于华侨子女形成更为理智的思维模式。选择子女接受教育的方式,海外华侨华人应为子女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创造条件。